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坚持党的领导,坚决扛牢法治建设政治责任。一是全面履行责任。盟委、行署主要领导同志认真履行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主持召开盟委委员会议、法治政府建设推进会议、依法治盟委员会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作出批示7次。开展“一规划两纲要”落实情况实地督察,推动整改问题46个。召开年度述法专题会议,盟旗乡三级述法工作实现全覆盖。二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制定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严格落实盟委委员会议、行署常务会议定期学法制度,组织学习12次。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和党校主体班次培训内容,举办培训19期。三是创新普法宣传。打造“民族团结法治服务直通车”普法宣传品牌,获评全国第二届法治时代论坛典型案例。创新“指尖上”普法,建成法律知识竞答公众平台,组织竞答14次,覆盖5.8万余人次。开展宪法宣传周集中宣传活动,行署举办宪法宣誓仪式,各地各部门单位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宪法学习宣传活动。打造法治号公交专线,开辟“场景式”、“沉浸式”普法宣传新模式。开展“民族政策宣传月”、“春蕾保护行动”等活动580余场次、受众15.7万余人。
(二)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一是实现政府机构职能优化整合。制发盟本级权责清单6519项,实行服务事项告知承诺制和容缺受理服务,设置“高效办成一件事”受理窗口47个,推出“地方特色一件事”3个。签订“跨省通办”协议,实现双向可办事项300余项,办件量6万余件。二是推进政府诚信建设。制发《兴安盟诚信建设工程实施方案》,明确65项具体任务,创新6条重点措施。办结政府失信问题93件,连续两年率先在全区实现涉府案件动态清零。建立公职人员诚信档案,将公职人员信用核查结果作为招录、考核、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三是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制发《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对6006家经营主体开展“信用风险分级分类”+“双随机、一公开”部门联合抽查。开展民生领域反垄断执法专项行动,审查市场运营、公平竞争等方面增量文件1253件。开展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专项活动,办理商标案件7件。
(三)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着力提高行政决策质量。一是配合全国、自治区人大开展立法调研3次,收集法律法规建议70余条。在各旗县市设立盟级基层立法联系点,提出修法建议190余条,科右前旗人大常委会被确定为全区唯一旗县级全国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二是严格履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盟旗两级政府制定重大行政决策19件。创新开展律师行业“双抓双联双促双提升”活动,推行法律顾问“组团服务”模式,实现法律顾问工作全覆盖,共提供法律意见749个,审查合同1175件。开展律师挂职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副站长活动,65名律师共提供法律服务2146小时、服务2100人次。三是建立全盟规范性文件数据库,开展规范性文件巡回培训,推动各部门规范履职和依法行政。向全区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数据库录入规范性文件126件,审查规范性文件23件,报备及时率和规范率均达到100%。开展规范性文件专项清理8次,废止或宣布失效文件62件。
(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稳步提升行政执法质效。开展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创新编印《行政执法典型案例汇编》,组织5093名执法人员完成60学时培训任务,438名行政执法人员参加资格认证考试。创新开展行政执法“双评”工作,抽查涉企行政执法案卷86卷,发现问题258个。落实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全盟纳入不予(免予)处罚清单1495项、从轻(减轻)处罚清单909项。录入“法治政府建设智能化一体平台”行政处罚案件2000余件。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各级执法单位开展普法活动1100余次。
(五)健全突发事件应对体系,强化预防处置能力。修订突发事件总体、专项应急预案41个、部门预案42个。开展“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专题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生产万名一线员工大培训”2166期、覆盖10.7万人次。实施森林草原防灭火、防汛抢险、消防救援、防震减灾、危化品泄漏处置、机场应急救援等专项演练40余次,参加人员1.6万余人。举办中蒙边境森林草原火灾联防年会,完善中蒙两国联防联控合作机制。创新推出防灾减灾“多地联动+线下线上结合”宣传模式,覆盖45万余人。组建全盟志愿服务工作联络组,举办应急培训演练430余次,受益2万余人。
(六)依法化解矛盾纠纷,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一是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创新推行“四所一庭+N”联动机制和人民调解员积分制管理办法,全盟77个“一站式”矛调中心受理化解纠纷1768件。建成全区首个法律援助主题公园。阿尔山市伊尔施边境派出所推进基层社区治理改革创新,获评全国第三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二是发挥行政复议主渠道作用。首次制发全盟行政复议与应诉工作白皮书,1件行政复议案件入选司法部第一批典型案例,并获得法律文书三等奖,为全区唯一入选案件。2024年,全盟行政复议案件364件,办结313件,其中调解和解119件。三是深化府院联动。创新“1+1+N”府院联动模式,全面落实进一步健全盟旗两级府院联动机制的指导意见、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有效降低行政机关败诉率三项制度,推出“三端发力”工作法,全盟出庭应诉率连续30个月保持100%,一审行政诉讼败诉率仅为6.9%,全区最低,也是全区唯一低于10%的盟市。四是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开展“进京访整治攻坚年”行动,化解积案297件。创新制定《信访代办事项办理贯通机制工作规则》,建立“12345+N”代办服务模式,代办信访事项1365件。
(七)加强行政权力监督制约,增强监督合力和水平。盟旗两级政府主动接受各方监督,各级行政机关主动公开各类政府信息14万余条,全年共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建议68件、提案50件,回复司法建议269件、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14件,回复采纳率100%。发挥统计、审计等监督作用,完成审计项目20个,移送问题线索17件。创新“司法行政监督+”工作模式,建立三级行政执法协调监督体系,评查行政处罚案卷216本,发现问题51个,形成问题清单216个,直接纠错复议案件75件。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有待深化,在指导实践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二是部分单位和领导干部法治思想和依法履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部分行政执法案卷制作不规范、不完善,包容审慎监管执行还有差距,执法人员能力水平仍需提高。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持续提高领导干部法治素养。二是压实各级政府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责任,强化合法性审查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将法律顾问工作列入各级党委(党组)重要议事日程,推动依法行政。三是持续开展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深化“司法行政监督+”工作模式,推进包容审慎监管,强化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和人员培训。四是强化法治宣传教育,深入实施“八五”普法规划,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五是深化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与司法调解联动机制,加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提升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质量及信访工作规范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