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盟农牧业经济发展“十二五”发展规划纲(2011---2015年)

来源:盟农牧局 发布日期:2011-06-15 16:31:36 点击量:
分享
下载本页 打印

  “十二五”时期,是我盟实现跨越式、跳越式大发展的战略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为加快我盟农牧业经济建设步伐,从根本上解决好“三农”问题,努力实现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推动全盟农村牧区小康社会的发展进程,根据盟行署《兴安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特制定兴安盟农牧业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

  一、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一)发展基础

  “十一五”期间,我盟农牧业工作紧紧围绕功能定位,依托资源优势,大力推进农牧业结构调整,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效益为目标,质量为核心,科技为动力,产业化经营为方向,大力实施优质专用特色农作物和订单农业基地、畜产品基地等农牧业产业化基地建设,畜牧业比重不断提高,农牧业结构日趋合理,农牧业科技含量明显提升,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稳步增加,牲畜存栏持续回升,农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实现了生产持续快速优质高效发展。截止到2009年末,全盟粮食总产54.01亿斤, 较2006年增加了15.86亿斤,增幅达到141.6%。全盟牧业年度,牲畜总头数793.9万头只,其中,大小畜637.4万头只,生猪156.5万头,牲畜总头数和生猪存栏分别较2006年增加了22.5万头只和68.1万头,其中,生猪存栏增幅达到177%。全盟农牧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8.3%,较2006年提高4个百分点。全盟农牧业产值109.9亿元,农牧业增加值70亿元,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3401元,分别比2006年增加41.6亿元、26.8亿元和952元,均实现了稳步增长。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思想上确立了农牧业基础地位的认识,实践中开拓了发展农牧业产业化的新途径。一是“十一五”期间各级党委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立足资源优势,把握发展机遇,调整了经济工作对策和措施,切实把农牧业工作放到经济工作的主要位置来抓。按照“确保提高提升,促进提质提效,着力在推进农牧业发展上实现新突破”的工作要求,围绕现代农牧业发展目标,狠抓了各项任务的贯彻落实工作。在环境建设上,一些地区在干部调整中,选派年富力强,有干劲、有办法、有能力的干部充实到农牧部门,增强了农牧业工作的领导力。各旗县市把农牧业工作任务细化分解到基层,做到了任务到户,工作到人,增强了责任意识,强化了目标管理。各地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地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发展措施,积极帮助农牧民改善生产条件,对农牧民引进良种进行补贴,争取国家项目和协调银行贷款等,为农牧业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在具体工作中,各地改变了只抓基地不抓加工的传统发展模式,从农牧业产业化的整体发展入手,加大了龙头企业建设力度,各地动真情,出实招,在土地、资金、技术和人员等方面全力为企业做好服务,引进了一批有实力的农畜产品加工企业落户我盟。突泉县引进的内蒙古安达牧业有限公司18万吨饲料加工厂、1500万只鸡雏孵化场、15万套种鸡场、600万只屠宰厂改建项目和雨润集团年屠宰3000万只肉鸡屠宰加工项目,乌市引进的兴安九州饲料公司,中旗引进的草原圣羊公司、扎旗引进的康美公司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建成投产或即将建设完成。

  2、农牧业基础建设成效显著。搞好基础建设是增强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稳定生产,促进农牧业现代化发展的根本保障。“十一五”期间,我盟加大了以水为中心的农田草牧场基本建设力度,全盟新打农田草牧场灌溉井和人畜饮水井2.1万眼,新增水浇地50万亩,完成中低产田改造400万亩,新增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37.35万亩;人工种草及饲料种植1916万亩,改良草场873.4万亩,建设牲畜棚舍1.9万座,购置农牧业机械20657台套。全盟先后实施了国家标准粮田项目、种子工程、旱作节水农业、农作物植保工程、测土配方施肥等一系列项目,明显改善了农牧业基础条件,增强了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

  3、农牧业生产方式实现转变,设施农业和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建设由点到面逐步推开。“十一五”期间,全盟累计建成设施农业示范园区18个以上,设施农业总面积达8805.7亩,其中,日光温室6550栋,4279.4亩,冷棚5735处,4526.3亩,标准化禽舍868处,标准化养猪场1892处,肉牛标准化养殖场413处,奶牛标准化养殖场20个,肉羊标准化养殖场1076处,新建畜禽标准化规模场占地面积1.6万亩,使全盟设施农业大棚和养殖小区分别达到12285座和530个。

  4、农牧业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十一五”期间,在盟委行署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们加大了农牧业生产建设项目的申报、争取、建设和管理工作力度,以我们的真诚和努力,争得了国家和自治区对我盟农牧业建设的更多支持。建设完成了标准良田建设项目、良种繁育项目、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建设项目、农产品新品种推广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农牧业良种补贴、基层兽医站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退牧还草项目、农村户用沼气建设项目和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等农牧业重点项目建设任务。全盟完成项目建设总投资和农牧业生产补贴26.1亿元,其中,完成国家和自治区投资和补贴资金21.5亿元。

  5、绿色有机农牧业生产建设稳步发展。“十一五”期间,我们立足实际,发挥资源优势,科学制定了符合我盟实际的绿色食品发展规划,积极推进八大绿色食品基地建设,其中,实施种植业绿色食品基地建设面积300万亩;盟旗两级成立了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等技术管理和服务机构,开展了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管理了服务工作,引导农牧民和农牧业生产企业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牧业,积极打造绿色、有机品牌。截止目前,全盟绿色、有机、无公害农畜产品产量达到97.24万吨,其中,无公害农畜产品49万吨,绿色农畜产品47.2万吨,有机农畜产品1.04万吨。全盟已通过认证的绿色、有机产品39个。通过认证的绿色、有机基地面积56.8万亩,无公害产品70个,基地面积140万亩,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201万亩。我盟已成为自治区绿色、有机食品发展较快和潜力较大的地区之一。

  6、农牧业产业化推进步伐加快,农牧业产业化格局初步形成,产业化带动力明显增强。在引进、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方面,五年来,全盟共引进内蒙古圣羊、扎旗康美、突泉雨润和安达牧业等畜产品龙头企业7家。这些龙头企业建成投产后,我盟畜产品加工可新增屠宰生猪200万口、牛羊310万头只、禽5600万只的加工能力。在产业化基地建设方面,全盟订单农业种植面积达到360 万亩。畜牧业按照一业为主,率先突破的发展思路,取得了区域化、专业化养殖的新发展。目前全盟养殖业新建规模化养殖小区和养殖场1337个,新建畜禽规模养殖户4862个。全盟新增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八家,新增屠宰生猪200万头、牛羊360万头只、禽5600万羽的加工生产能力。农牧业产业化推进步伐加快,农牧业产业化格局初步形成,产业化带动力明显增强。

  7、科技兴农兴牧力度加大,农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逐步向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农牧民素质的内涵式集约经营方式转变。“十一五”期间,各地强化了农牧业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增强了服务功能,服务手段也有所改善。盟、旗、乡三级“三位一体”的农牧业科技支撑保障网络渐具规模。科技兴农兴牧力度加大,农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2009年农作物良种率、牲畜改良比重分别达到98%和97.4%,比2006年提高了3个和5.2个百分点。重大动物疫病得到有效防控,畜产品质量安全持续提高。去年,粮食单产由2006年的420斤提高到了600斤,几年间平均单产提高了180斤。通过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节水灌溉技术、玉米精量播种、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虫害损失,据测算仅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一项就使每亩耕地降低成本36.2元。仅此一项技术就使全盟农牧民减少生产支出2.59亿元。由于草地螟防控技术应用得当,几年间,全盟至少减少粮食损失1.5亿斤。

  8、农牧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竞争力明显增强。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发展,全盟玉米种植面积达到729万亩,棚膜经济种植面积达到1万亩。养殖业以旗县市为单位合理布局,实施“一业为主,率先突破”战略,在各地形成了具有规模优势的奶牛、生猪、肉鸡、肉牛和肉羊产业区;从全盟牲畜存栏总量上看,“小畜换大畜,劣畜换优畜”措施效果明显,肉牛存栏43.4万头,奶牛存栏15.5万头,生猪存栏156.5万头,分别占牲畜总头数的5.5%、1.9%和19.7%,较上年分别提高了0.7个百分点、0.4个百分点和4.5个百分点。在种养比例上,去年,养殖业产值占农牧业总产值的42%,较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经过努力,全盟玉米种植面积由2006年的476万亩增加到2010年的729万亩,增加了253万亩,在全盟形成了以扎旗、突泉和前旗为重点的现代玉米产业带,以玉米为主的种植业生产实现了品种优良、单产、总产相对稳定的生产格局。养殖业结构大畜和生猪占牲畜总头数的比例持续提高,分别由2006年的6.1%和11.4%,提高到了8.5%和19.7%,养殖业产值占农牧业总产值的比重也由2006年的38%提高到2009年的42%。

  9、草原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十一五”期间,我们把草原生态建设作为推动现代农牧业建设和保障全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作来抓,加大了草原保护和建设力度,实施了全面禁牧休牧的保护措施,在不断增加人工种草面积和加大草原灭鼠灭虫常规措施的同时,我盟还开展了飞播牧草和飞机灭虫、生物灭虫等草原防治和建设工作。全盟累计完成草原建设总规模1916万亩,其中,人工种草及饲草饲料种植面积969万亩,草原围栏672.5万亩,鼠虫害防治累计面积达438万亩,累计青贮饲料达78.78亿公斤。通过建设和保护,我盟草原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截止2009年,全盟落实草牧场“双权一制”面积2534.5万亩,实现了草牧场规范化管理。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和草畜平衡制度等草原保护和利用措施通过一些地区的试点探索取得了成功的经验,为在全盟全面推广普及打好了基础。

  (二) 发展环境

  今后五年,全盟农牧业经济发展存在诸多有利因素。一是“三农”问题已列入党中央经济工作“重中之重”。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战略思想以及“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的提出,表明了我们党在建设小康进程中对经济社会发展有了更全面深刻的把握,是我们党新形势下对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思想认识和政策取向上的一次“执政理念”升华。这些战略思想和重要论断为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奠定坚实的思想和政策基础。二是党中央连续7年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了继续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并强调要把国家建设资金的投入更多地转向农村,这将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三是一些涉农项目纷纷落地。经过前段时间的积极争取,现已有部分涉农项目在我盟落地。当前,我盟重点推进的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三北四期防护林建设、沙地治理等生态建设项目和棚户区改造等项目,都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领域,自治区也相继启动了“百亿斤粮食增产工程”、“百万肉牛、百万奶牛、千万肉羊高产创建”、农村牧区沼气等项目。这为我盟争取国家、自治区支持和政策扶持,提供了有利条件,也必将为我盟农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四是国家和自治区的投资规模逐年增加。国家、自治区为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实施粮食增产工程,在增粮51亿斤规划中,我盟将承担增粮9.27亿斤的任务、26.9亿元的投资;在增粮100亿斤规划中,将承担增粮15.86亿斤的任务、50.62亿元的投资,这在我盟农牧业投资史上是空前的,将为我盟农牧业发展、农牧民增收提供有利条件。五是从我盟农牧业发展现状来说,更是一个战略机遇期,当前我盟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渡转型阶段,也是我盟实施新的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十二五”期间能否抓住难得的机遇,关系到今后农牧业发展问题,更关系到农牧民收入提高问题。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六是为适应人们消费需求的变化,大量地培育、引进新品种,更大规模地发展生态农业、有机绿色食品将成为我盟农业发展的显著特征。农业生产的区域化、规模化将愈益明显,发展高效农业、设施农业和优势农业产业集群将成为一种趋势。七是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但农村劳动力的充分就业仍然是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未来五年,加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解决农村劳动力的充分就业仍然是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八是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差距仍将成为今后五年要突出解决的问题。在未来五年,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的方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农村牧区改革力度,加大农村投入,稳定、完善和强化行之有效的支农政策,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等应该是领导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心和政策取向。

  与此同时,我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也面临一系列挑战: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继续扩大的趋势,尤其是农牧户增收难度较大。二是在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中,龙头企业规模不大,辐射和带动力不强。三是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失地农民补偿,土地问题等成为引发农村社会不稳定的主要因素,增加了土地流转和集约经营的难度。四是农牧业服务体系建设跟不上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的需要,队伍不健全、经费投入不足、装备落后、服务滞后已经严重地影响农牧业生产。五是农业科技含量不高,名、特、优、新产品的数量较少,规模较小。六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全盟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在“十一五”期间加大了投入,总的来讲有很大的改善,但发展极不平衡,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一些农牧业基础设施,如:基本农田、草牧场、水利、道路、抗旱抗低温设施等十分薄弱;病虫草鼠害对农作物和草牧场危害十分严重,防治力度不强;半数以上的耕地无保证灌溉能力,80%的中低产田急待改造,靠天吃饭、雨养农牧业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七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在全盟农牧业中,种植业的比重过高,畜牧业的比重偏低;种植业中,粮食的比重过高,经济作物中优质、高效品种的比重偏低。还普遍存在着按传统习惯种养,市场经济观念薄弱。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 指导思想

  “十二五”规划的基本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立足我盟农牧业实际,坚持走中国特色农牧业现代化道路,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为主线,以盟委提出的“突出一个主题、抓实一条主线、推动四个转变,建设四个基地”指导农牧业工作,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抓手,以粮食安全为核心,以农牧民增收为目标,调整优化农牧业结构,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切实提高农牧业效益,保护生态环境,优化区域布局,全力推进农业集约化、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肉等主要农畜产品有效供给,努力增加农牧民收入,加快促进传统农牧业向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化农牧业转变,加快促进农牧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由初见成效向明显改善转变,加快促进由农牧业大盟向农牧业强盟转变,推动全盟农牧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发展目标与布局

  “十二五”期间,我盟要努力促进农牧业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主要目标与布局是:

  种植业目标与布局: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000万亩左右;建设高标准旱作基本田500万亩。粮食产量稳定在65亿斤左右。具体建设布局是:

  建设玉米、大豆、水稻、马铃薯、小麦为主的五大粮食作物高产区,以六个旗县市、农场局适宜种植区域为重点;

  建设稻米、马铃薯、杂粮杂豆、蔬菜瓜果、山野菜和中药材、高油大豆和油葵6个50万亩绿色有机农产品种植基地,以六个旗县市、农场局适宜种植区域为重点;

  建设设施农牧业30万亩,以大乌兰浩特城郊和突泉县为中心,以各旗县市镇郊、农场局为节点;

  建设食用菌生产基地,以科右前旗、阿尔山市、森发集团为重点;

  建设中草药种植产业化基地,以扎旗、前旗、阿尔山市、农场局、森发集团为重点;

  建设玉米、小麦、大豆良种繁育基地,以前旗、扎旗、突泉、中旗、农场局为重点。

  规模化集约经营,50万亩连片耕地,装备整套大型农业装备,有条件的旗县市及农场局。

  建设现代农业科技园区50万亩,各旗县市、农场局。

  农牧业生态经济体验区,集生产加工、试验示范、观光旅游、农垦文化、品牌营销“五位一体”,各旗县市、农场局。

  养殖业目标与布局:

  建设60万头肉牛养殖基地,出栏30万头。以乌兰浩特市、科右中旗、扎赉特旗、科右前旗和农场局为重点;

  建设600万只肉羊养殖基地,出栏400万只。以科右前旗、科右中旗、扎赉特旗、农场局为重点;

  建设300万口生猪养殖基地,出栏300万只。以扎赉特旗为重点;

  建设出栏5000万只禽类养殖基地,以突泉县为重点;

  建设30万头奶牛养殖基地,以省级大通道为轴线两侧的重点乡镇为重点;

  建设出栏3万头的野猪(鹿)养殖基地。以阿尔山市、科右前旗为重点。

  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区2000个以上。

  新增草场有效灌溉面积255万亩。

  全盟区级以上农牧业龙头企业达到20家,亿元以上龙头企业达到10家,盟级以上农牧业龙头企业达到50家。形成年加工能力200万吨以上的生产规模。其中:肉类38万吨、乳38万吨、绒毛3万吨、脱水蔬菜5万吨、酱菜5万吨、粮油90万吨(其中粮60万吨、油30万吨),转化玉米45万吨。销售收入达到200亿元,增加值100亿元。

  认证的绿色有机农产品达到50个。

  农机化目标:

  农牧业机械化水平:机耕(深松)面积达到950万亩,机械化作业水平稳定在77%以上;机播面积达到1050万亩,机械化水平达到85%;机收面积600万亩,机械化水平达到49%;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1%以上,基本实现机械化。

  农牧业人均收入达到8100元以上。

  加强农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以及农村牧区现代化能力建设,农村牧区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三)、实施的重点工程

  1、实施“3338”和“四个千”工程。

  “3338”工程,即:到2015年,全盟设施农业种植面积要达到30万亩,有机农产品基地面积达到30万亩,绿色农产品基地面积要达到300万亩,特色种植业面积达到80万亩。

  “30万亩设施农业”,即:全力推进设施农业建设进程,主要在各旗县市城关镇和重点镇进行集中化、规模化、园区化建设。力争到2015年,使全盟设施农业在现有基础上达到30万亩,其中标准温室大棚面积要在20%以上。全盟每年建设5万亩左右,突泉县每年发展1万亩,扎赉特旗发展1万亩,科右前旗发展1万亩,乌兰浩特市发展1万亩,科右中旗发展5000亩,阿尔山市发展1000亩,盟农场局发展4000亩。

  “30万亩有机农产品基地”,即:每年完成3万亩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任务,力争到2015年全盟有机农产品基地达到30万亩。重点在扎赉特旗建设有机水稻、杂豆基地5万亩,在科右中旗建设有机杂粮杂豆、水稻基地12万亩,在科右前旗建设有机水稻、杂粮杂豆基地3万亩,在阿尔山市建设有机山野菜基地5万亩,在突泉建设杂粮杂豆基地2万亩,在乌兰浩特市建设有机水稻基地2万亩,在盟农场局建设有机小麦基地1万亩。

  “300万亩绿色农产品基地”,即:每年完成60万亩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任务,力争到2015年全盟绿色农产品基地达到300万亩。重点在扎赉特旗东部、乌兰浩特市、科右前旗中部和南部,建设绿色稻米生产基地50万亩;重点在扎赉特旗、科右中旗和突泉县等中部低山丘陵区,建设绿色杂粮、杂豆生产基地50万亩;重点在阿尔山、科右前旗、扎赉特旗和突泉县北部共20个苏木乡镇(工作部),建设绿色脱毒马铃薯生产基地50万亩;重点在科右前旗、扎赉特旗、突泉县、乌兰浩特市和阿尔山市建设绿色山野菜和特色作物种植生产基地50万亩;重点在乌兰浩特市、突泉县、科右前旗、扎赉特旗、科右中旗所在地,建设绿色蔬菜、瓜果生产基地50万亩;重点在扎赉特旗中北部和科右前旗、科右中旗北部,建设绿色高油大豆、油葵生产基地50万亩。

  “80万亩特色种植业”,即:各地要紧盯市场,大力发展中草药、花生、甜叶菊等特色种植业发展,每年新增特色种植面积5万亩,力争到2015年,全盟特色种植业面积在现有基础上翻两番,达到80万亩。以扎赉特旗和乌兰浩特市为重点发展甜叶菊产业;以科右前旗、扎赉特旗、突泉县、阿尔山市、农场局为重点发展中草药产业;以扎赉特旗、科右中旗、乌兰浩特市和农场局为重点发展花生产业;以阿尔山市为重点发展卜留克产业;各旗县市要大力发展甜玉米、南瓜等产业。

  “四个千”工程即:“千万亩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千斤粮食增产工程、千万头优质牲畜养殖工程、千元亩效益收入工程”。

  “千万亩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即:依托国家、自治区实施的千亿斤粮食增产工程以及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等项目,建设1000万亩标准农田,其中,建设水浇标准田500万亩、旱作标准田500万亩。今后每年增加标准水浇地20万亩以上,提升现有水浇地标准,扎赉特旗每年建设4万亩以上,突泉县每年建设3万亩以上,科右前旗每年建设4万亩以上,乌兰浩特市每年建设1万亩以上,科右中旗每年建设5万亩以上,阿尔山市每年建设1 万亩以上,盟农场局每年建设2万亩以上,力争到2015年前实现标准水浇地500万亩建设任务。通过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土地整理,增打抗旱水源井等措施,加快高标准旱作基本田建设速度,扎赉特旗每年建设26万亩,科右前旗每年建设20万亩,突泉县每年建设15万亩,科右中旗每年建设13万亩,乌兰浩特市每年建设1.7万亩,盟农场局每年建设6.6万亩,力争到2015年前实现500万亩旱作基本田建设任务。

  “千斤粮食增产工程”,就是提高科技含量,加快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大幅度增加高产、稳产农田比重,确保“500万亩水浇地”亩单产稳定在1000斤以上。

  “千万头优质牲畜养殖工程”,就是要在保护草原和优化畜牧业结构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畜牧业,到2015年全盟牧业年度优质、优良牲畜饲养量稳定在1000万头(只、口)以上。其中,奶牛、肉牛饲养总量达到近100万头左右,生猪饲养总量达到300万口左右,羊饲养总量控制在600万只左右。年出栏率肉牛、肉羊分别达到40%、45%以上,生猪年出栏300万口以上。

  “千元亩效益收入工程”,即通过大力发展特色、绿色、有机和设施农业以及提高科技含量等,确保亩收入都要达到1000元以上。

  通过以上工程的实施,力争到2015年,粮食产量稳定在65亿斤以上;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100元以上;形成38万吨乳、39万吨肉、90万吨粮油、5万吨酱菜、5万吨脱水蔬菜生产能力。因此,各地要切实加强领导,加大力度,强化措施,扎实推进,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2、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是国家应对粮食安全问题提出。重点在粮食主产区选择一批有基础、有潜力的粮食大县和国有农场,加强优质粮食产业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运用现代科技的手段,整体实施玉米、小麦、大豆、马铃薯等良种繁育、病虫害防治、标准粮田、现代农机装备推进和粮食加工转化。

  3、优质商品粮基地建设。围绕优质农产品区域布局,重点建设专用玉米、小麦原种制种基地、良繁基地、优质玉米生产基地,农田基础设施,农机推广,配肥站及地力墒情监测体系和示范基地与园区建设。

  4、种养业良种工程。以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为重点的良种繁育工程,是农牧业发展的基础工程。良种繁育工程的主要内容为良种繁育、良种推广和良种监测三大体系建设。养殖业重点是建设优质高产奶牛良种繁育体系、优质肉牛、肉羊和兴安细毛羊良种繁育体系、品种资源保护及种源基地、优势绒山羊和细毛羊良种繁育体系,猪、禽引种及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以及家畜改良推进工程建设。种植业要通过加强和完善良种培育、选育、引育系统,建立一批大型良种繁育基地,加强种子质量检测检验,使我盟种子产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显著提高种业科技创新能力。

  5、现代农牧业示范工程。现代农牧业示范工程重点建设具有地方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的现代农牧业示范项目,以及旱作农牧业地区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建立高科技设施农牧业模式,生产无污染、高品质农畜产品,改变传统农牧业。

  6、动植物防疫和病虫害防治体系建设工程。以提高动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和防治能力为中心的动植物保护工程是发展农牧业生产的重要保障工程。重点是进一步加强动植物防疫体系建设,解决牲畜防疫和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的应急防治和日常防治问题。

  7、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工程。通过建立健全农技推广运行机制、培养农业科技示范户、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开展农技人员培训等措施,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进一步创新管理体系、健全推广机构、提高队伍素质、完善运行机制、强化条件建设,全面提升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公共服务能力,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提供有效服务和技术支撑。

  8、牧区抗灾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草原水资源勘探及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草库仑、暖棚基础设施建设,草原防火和治虫灭鼠基础设施建设。

  9、生态建设工程。继续抓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人工灌溉草场饲料地建设项目、沙源治理工程和资源保护工程,努力争取国家、自治区对我盟的生态建设和生态补偿的投资。

  10、游牧民定居工程。以提高游牧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采取集中定居、城镇定居、承包草场定居等多种模式集中解决游牧民无房定居问题。每户游牧民定居房屋建筑面积标准为50平方米。牲畜棚圈建筑面积不低于80平方米。

  11、保护性耕作工程。加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创新和推广。继续开展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技术培训,强化工作督导,推动实施农业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规划(2009~2015年)》。以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组织为主要依托力量,集成配套运用各类农艺措施,规范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推进扎赉特旗、科右前旗、突泉县。科右中旗、吐列毛都农场保护性耕作规划的实施。切实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带动县域或周边地区,促进区域保护性耕作的发展。

  12、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工程。以检验检测、质量认真和标准化生产示范为基础,对农畜产品从产地环境、投入品、生产过程、加工储运、市场准入的全过程实施质量安全监控。建设盟级、旗县市级优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饲料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在旗县市、农场局建设农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站。

  三、规划实施保证

  为了保证规划的顺利实施,我们要进一步增强求变创新意识,树立新的发展观、资源观、优势观,把全面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基点定在自身的开拓进取上,激发内在活力,全力推进我盟农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粮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和国家稳定的大局,粮食生产能力是决定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一是稳定面积,提高单产,增加效益。全盟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1000万亩左右,粮食亩产提高到600斤以上,粮食产量稳定在65亿斤左右。二是整合资源,增加投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着力提高良种供应保障、科技支撑、基础设施、应急救灾、物质装备、粮食加工转化和农民自我发展等“七大能力”,使粮食生产水平明显提高,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明显改善,抗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能力明显增强,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粮食产量、品质、效益和竞争能力明显提升。三是优化区域布局,明确主攻方向。以六个旗县市适宜种植区域为重点,建设玉米、大豆、水稻、马铃薯、小麦为主的五大粮食作物高产区;以六个旗县市适宜种植区域为重点,建设稻米、马铃薯、杂粮杂豆、蔬菜瓜果、山野菜和中药材、高油大豆和油葵6个50万亩绿色有机农产品种植基地;以大乌兰浩特城郊和突泉县为中心,以各旗县市镇郊为节点,建设30万亩以上蔬菜和食用菌棚膜种植基地。

  (二)进一步强化农技推广,发挥科技进步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推进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改革,形成政府扶持和市场引导相结合、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强乡镇农技、畜牧兽医、农经站建设和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充分发挥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在新品种推广应用、农业标准化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中的作用。不但要加强优质品种、新型肥料、高效农药等已物化技术的推广与应用,而且将病虫害防治、品质的改善等技术通过物化技术来体现,提高品质和技术的到位率,加快新技术推广水平。发挥科技示范园区和示范基地以及科技示范户的带动作用,构建新兴高效的科技体系,通过农业科技成果的示范与推广,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加强农资及种子市场的管理工作,对农作物新品种、新农药和新肥料,继续坚持试验、示范、推广程序的原则。切实抓好农村基层干部、农技人员和农民的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促进利用科学技术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引导城市优势科技资源向农村辐射,推动农业、农村各个领域科技进步。

  (三)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升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一要出台优惠政策、建立好的运行机制,创造适合于农业产业发展、对大资本有吸引力的宽松环境条件,吸引各种资本参与种养产业的发展。二要通过增加对种植业的投入,加强支持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对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和农民利益的联接机制,鼓励他们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和超市农业。支持龙头企业进行技术改造、设备改造、技术创新、品牌创建、基地建设等。三是因地制宜,在充分发挥资源潜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切实加强对耕地的保护,认真履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农业政策。通过高效农田的建设和农业基本生产条件的改善,从根本上提高种养业的生产能力,为龙头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在当好领导参谋,做好技术服务工作的同时,还应主动搞好产前和产后的服务工作。要充分发挥种养植大户及经纪人的作用,积极培育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组建行业协会,明确它们的法律地位,切实维护农民利益,加强培育农民的科技化、市场化意识,使之成为农业市场化竞争的主体。一是做好信息的收集与发布工作,为农民当好耳目。依托“数字浦口”主动从市场运作的诸多环节中收集政策、市场、价格、技术等信息资料,并组织相关人员及时做好信息的整理、分析与发布工作,指导农民参与市场流通,以获得较好的效益。二是积极参与产业化工作,推进产业增值。鼓励他们主动介入订单生产,通过优质品种订单化生产,提高种植效益。三是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提高农民素质,使劳动力转移出去后很快能就业。四是组建专业协会、扩大农产品经纪人队伍,加快地产农产品的流通。

  (四)继续落实农村双层经营体制,扩展农民增收的途径。按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办法》的规定,做好印制、发放和登记管理工作,力争证书到户率达98%以上。建立健全对侵害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案件的查处制度。配合有关方面采取通报、督办、查办、曝光等形式,加大查处力度。成立区、镇两级土地纠纷仲裁委员会,处理土地、合同纠纷。大力发展农村工商业,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鼓励全民自主创业,设立创业基金,对创业者提供贷款担保、贴息和补贴资助,免费提供信息咨询、技术指导、行业引导等服务,努力扩大就业空间。在农业产业中,不断延伸产业链,发展以农业生产原料为主的加工贸易业,搞好农产品的产后加工,提高农产品的商品转化率,实现产业升级,产品上档。转变观念,利用好当地的区域、自然、交通等有利条件,发展特色产品和无公害农产品。规范对农民的征收行为和征收数额,进一步理顺农村的分配方式,财政转移支付政策不变,让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使农民真正减负,实现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

  (五)加强天气监测,建立抗灾救灾应急体系,提高种植业生产的抗灾能力。从目前资料分析,十一五期间全球变暖的趋势还将持续,我盟将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使气象更好地为农服务:建成新一代气象服务、预报业务平台,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和短期气候预测水平;完善农牧业信息网系统,创新“信息支农”的新路子和新方法;与气象网站链接,提高气象灾害监测能力;做好气象决策服务工作,为减灾、避灾提供科学依据;强化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大力开发云水资源,确保为农业生产创造良好的环境;加强雷电、暴雨、大风等灾害天气监测、预警和灾害评估工作,建成气象灾害预警系统;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将开展生态观测,为建设生态区提供气象科技服务。

地 址:内蒙古乌兰浩特市兴安盟党政大楼电话: 0482-8266637(工作时间)传真: 0482-8266602(工作时间)Email: admin@xam.gov.cn

兴安盟行政公署主办政府网站标识码 1522000001蒙ICP备05002755号-2蒙公网安备 15220102010009号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Copyright 2015 www.xam.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