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将《兴安盟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2024年版)》解读如下:
一、修订背景
为优化我盟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强化区域应急联动、有效落实应急减排措施,减轻重污染天气带来的危害,保障环境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按照相关要求修订《兴安盟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
二、修订依据
《生态环境部关于进一步优化重污染天气应对机制的指导意见》(环大气[2024]6号),《内蒙古自治区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2024年版)》(内政办发[2024]17号)。
三、修订内容
(一)调整了重污染天气预警启动标准。
1.黄色预警。由预测AQI日均值>200将持续2天(48小时)及以上。调整为预测AQI日均值>200或AQI日均值>150持续48小时及以上时。
2.橙色预警。由预测AQI日均值>200将持续3天(72小时)及以上。调整为预测AQI日均值>200持续48小时或AQI日均值>150持续72小时及以上时。
3.红色预警。由预测AQI日均值>200将持续4天(96小时)及以上,且预测AQI日均值>300将持续2天(48小时)及以上。调整为预测AQI日均值>200持续72小时且AQI日均值>300持续24小时及以上时。
(二)预警信息发布时间提前
预警信息发布时间从提前24小时发布,调整为48小时及以上,为各级各部门启动应急响应提供充足准备时间,确保在重污染过程来临前各项应急响应措施落实到位。
(三)规范了应急响应措施
1.补充了“因臭氧(O3)污染造成的重污染天气”需采取的健康防护、倡议性污染减排以及强制性管控措施。
2.补充了差异化分级措施要求,提出“落实差异化分级应急措施。对达到环保绩效A级标准的企业,原则上不强制采取停产或限产措施;对达到环保绩效B级标准的企业,减少采取停产或限产措施:对污染治理水平低的工业企业,加大停产或限产措施力度,鼓励有能力的企业在发生重污染天气时进一步采取减排措施”。
序号 |
2020年应急预案 |
本次修订内容 |
1 |
黄色预警:预测AQI日均值>200将持续2天(48小时)及以上,且短时出现重度污染、未达到高级别预警条件。 |
黄色预警:以预测日AQI>200(持续24小时)或日AQI>150持续48小时及以上; |
橙色预警:预测AQI日均值>200将持续3天(72小时)及以上,且未达到高级别预警条件。 |
橙色预警:以预测日AQI>200持续48小时或日AQI>150持续72小时及以上。 |
|
红色预警:预测AQI日均值>200将持续4天(96小时)及以上,且预测AQI日均值>300将持续2天(48小时)及以上;或预测AQI日均值达到500。 |
红色预警:以预测日AQI>200持续72小时且日AQI>300持续24小时及以上为分级标准 |
|
2 |
预警信息提前24小时发布。 |
提前48小时及以上发布预警信息。 |
3 |
— |
补充了“因臭氧(O3)污染造成的重污染天气”需采取的健康防护、倡议性污染减排以及强制性管控措施。 |
— |
根据各企业的环保绩效评级采取了差异化分级应急措施。 |
- 名词解释
重污染天气:空气质量指数(AQI)大于200,即环境空气质量达到重度及以上污染程度,影响人们正常生活,危害身体健康。重污染天气是大气污染物排放、气象条件和二次转化综合作用的结果,秋冬季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是重污染天气的高发期。
空气质量指数(AQI):综合表示空气污染程度或空气质量等级的无量纲相对数值。
五、主要内容
《应急预案》包括八部分。
第一部分为总则。明确了编制目的、编制依据、适用范围、预案体系和工作原则。
第二部分为组织指挥体系。明确了盟级组织指挥机构及其办公室的组成、职责,明确了旗县级组织指挥机构的组成、职责。
第三部分为预测与预警。对监测、会商、预警分级、预警发布、预警级别调整与解除、预警审批作出了相关规定。
第四部分为应急响应。对应急响应分级、应急响应启动、应急响应措施、盟级响应、信息公开、应急响应终止进行了明确,对预警的应急响应措施提出了总体要求,并对分级响应措施进行细化。
第五部分为保障措施。明确了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经费、安全生产、能力建设、应急值守保障工作的职责任务分工。
第六部分为预案管理。明确了预案宣传、培训演练、预案备案等工作要求。
第七部分为责任追究。明确了对重污染天气工作落实情况的监督和追责。
第八部分为附则。对预案实施时间进行说明。
六、兴安盟重污染天气应急预警工作流程图